愧汗
詞語 | 愧汗 |
---|---|
拼音 | kuì h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因羞愧而流汗,形容羞愧到了極點:憶及往事,不勝愧汗。解釋:
(一)、因羞愧而出的汗。
唐 李商隱 《送千牛李將軍赴闕五十韻》:“靈衣沾愧汗,儀馬困陰兵。” 宋 蘇軾 《答李方叔書》之十三:“故人見愛以德,不應更虛華粉飾,以重其不幸,承示諭,但有愧汗爾。”
(二)、謂因羞愧而出汗。
元 袁桷 《絡馬圖》詩:“屬車效駕豈在力,愧汗絶足追奔塵。”
釋義:
愧汗,指羞愧得冒出了汗,形容羞愧至極。語出袁桷《絡馬圖》:“愧汗絕足追奔塵。”
造句:
1、他愚弄女同學,被校長當眾訓斥一番,他那種愧汗無地的樣子使大家覺得他又可憐又可笑。
2、”我躲避著朋友犀利的目光,愧汗直流。
相關詞語:
不愧不作不愧屋漏不愧不怍不愧下學充棟汗牛當之無愧當之有愧俯仰無愧汗不敢出汗流浹背汗馬功勞汗牛充棟汗顏無地揮汗成雨揮汗如雨汗出浹背汗出洽背汗流夾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