讎定
詞語 | 讎定 |
---|---|
拼音 | chóu dì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校勘審定。《新唐書·王珪傳》:“隋 開皇 十三年,召入祕書內(nèi)省,讎定羣書,為太常治禮郎。”《隸續(xù)·魏三體石經(jīng)<左傳>遺字》宋 洪適 釋:“后漢 熹平 四年,靈帝 以經(jīng)籍文字穿鑿,疑誤后學(xué),詔諸儒讎定三經(jīng),命 蔡邕 書古文篆隸三體,鐫石立於太學(xué)。”清 施閏章《重刻<何大復(fù)先生詩集>序》:“因取其詩讎定而重版之。”解釋:
(一)、校勘審定。
《新唐書·王珪傳》:“ 隋 開皇 十三年,召入祕書內(nèi)省,讎定羣書,為太常治禮郎。”《隸續(xù)·魏三體石經(jīng)<左傳>遺字》 宋 洪適 釋:“ 后漢 熹平 四年, 靈帝 以經(jīng)籍文字穿鑿,疑誤后學(xué),詔諸儒讎定三經(jīng),命 蔡邕 書古文篆隸三體,鐫石立於太學(xué)。” 清 施閏章 《重刻<何大復(fù)先生詩集>序》:“因取其詩讎定而重版之。”
釋義:
1.校勘審定。
相關(guān)詞語:
安邦定國安魂定魄安心定志安神定魄把持不定報讎雪恨晨昏定省傳檄而定遲疑不定出神入定喘息未定定國安邦定傾扶危定于一尊定亂扶衰動蕩不定篤定泰山扶危定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