顓愚
詞語 | 顓愚 |
---|---|
拼音 | zhuān y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愚昧,笨拙。(二)、愚昧笨拙的見解。謙詞。
解釋:
(一)、愚昧,笨拙。
唐 陳子昂 《上軍國機要事》:“乃被逆賊詐造官軍文牒,誣召 懷昌 。 昌 等顓愚,無備陷沒。” 宋 司馬光 《謝胡文學惠水牛圖二卷》詩:“所嗟性顓愚,雅不曉佳畫。” 清 劉大櫆 《程易田詩序》:“余性顓愚,知志乎古,而不知宜于時,常思以澤及斯民為任。”
(二)、愚昧笨拙的見解。謙詞。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越鐸>出世辭》:“灌輸真知,揚表方物,凡有知是,貢其顓愚,力小愿宏,企于改進。”
釋義:
顓愚,拼音Zhuan Yu,注音ㄓㄨㄢ ㄧㄩˊ,意為愚昧,笨拙或愚昧笨拙的見解。謙詞。
相關詞語:
草木愚夫大智若愚大智如愚矜愚飾智驚愚駭俗進賢退愚硁硁之愚肉眼愚眉上智下愚使貪使愚飾智矜愚使愚使過梯愚入圣非愚則誣下愚不移一得之愚愚不可及愚夫愚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