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楫
詞語 | 舟楫 |
---|---|
拼音 | zhōu jí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船和槳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荀子·勸學》水上船只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之利舍鞍馬仗舟楫。——《資治通鑒》幸有舟楫遲。——宋· 陸游《過小孤山大孤山》解釋:
(一)、亦作“ 舟檝 ”。《詩·衛風·竹竿》“檜楫松舟” 毛 傳:“楫所以櫂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焙笠浴爸坶狈褐复?。
《戰國策·趙策二》:“今吾國東有 河 、 薄洛 之水,與 齊 、 中山 同之,而無舟檝之用。” 唐 孟浩然 《臨洞庭湖贈張丞相》詩:“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明 何景明 《詠懷》之五:“江湖多風濤,舟檝不可保。” 王闿運 《到廣州與婦書》:“疏鑿巨石,始通舟楫。”
(二)、指行船。
毛澤東 《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第一章第一節:“在這個廣大的領土之上……有很多的江河湖澤,給我們以舟楫和灌溉之利?!?/p>
(三)、船槳。
《楚辭·九章·惜往日》:“乘氾泭以下流兮,無舟楫而自備?!?/p>
(四)、指船夫。
宋 曾鞏 《道山亭記》:“雖其土長川居之人,非生而習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p>
(五)、比喻宰輔之臣。
《書·說命上》:“若濟巨川,用汝作舟楫。” 晉 葛洪 《抱樸子·嘉遯》:“夫 有唐 所以巍巍, 重華 所以恭己…… 漢高 所以應天,未有不致羣賢為六翮,託豪杰為舟楫者也?!?唐玄宗 《餞王晙巡邊》詩:“舟檝功須著,鹽梅望匪疏。”
釋義:
詞語名稱:舟楫漢語拼音:zhōu jí1.亦作"舟檝"。2.《詩.衛風.竹竿》"檜楫松舟"毛傳:"楫所以棹舟,舟楫相配,得水而行。"后以"舟楫"泛指船只。3.指行船。4.船槳。5.指船夫。6.比喻宰輔之臣。7.艄公
造句:
1、 勤奮是探求知識的舟楫,思維是探索知識的方法,請教是學習知識的妙招,練習是鞏固知識的途徑。
2、 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至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
相關詞語:
白魚入舟白魚登舟柏舟之節柏舟之誓車擊舟連沉舟破釜敵國通舟焚舟破釜風雨同舟覆舟之戒風雨共舟孤舟獨槳鴻毳沉舟胡越同舟毀舟為杕積羽沉舟擊楫中流濟河焚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