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地
詞語 | 根據地 |
---|---|
拼音 | gēn jù dì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在革命過程中,為了最終取得勝利而建立的戰略基地。在中國革命戰爭中,根據毛澤東的戰略思想建立了農村革命根據地。解釋:
(一)、賴以存在的基地、基礎。
巴金 《家》三一:“家,在他看來只是一個沙漠,或者更可以說是舊勢力的根據地。” 瞿秋白 《餓鄉紀程》四:“況且家族農業經濟破產,舊社會組織失了他的根據地,于是社會問題更復雜了。”
(二)、據以長期進行武裝斗爭的地方。特指我國在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革命根據地。
劉白羽 《寫在太陽初升的時候·第三封》:“從 團山子 往東看,進了大山溝就是大森林,就是以前抗 日 聯軍的根據地。” 陳毅 《泗宿道中》詩:“暢游根據地,沿途勞送迎。” 魏巍 《東方》第四部第十五章:“聽咱們老團長講,長征那時候,苦就苦在失卻了根據地,一直被敵人追著,沒個落腳的地方。”
釋義:
根據地一般是指軍事指揮的中心地。 近代中國革命,八一南昌起義勝利后,部隊沒有根據地,只能是不停地轉移撤退。毛澤東秋收起義成功后,在井岡山建立了紅色革命根據地,走出了以農村包圍城市的正確革命道路。
造句:
1、抗日根據地的軍民相信,只要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就一定能粉碎敵人的“大掃蕩”。
2、快樂是根據地,夢想是解放區,健康是通行證,平安是大本營,好運是彈藥庫,開心是雇傭兵,八一集結號已吹響,請火速通過郁悶山谷、占領幸福高地!
相關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搖山拔地倚天拔樹尋根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天柱地不根之論不留余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