枸櫞
詞語 | 枸櫞 |
---|---|
拼音 | jǔ yuá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常綠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葉子卵圓形,花瓣里面白色,外面淡紫色。果實(shí)長圓形,黃色,果皮粗而厚。供觀賞,果實(shí)、種子、葉和根都可入藥。(二)、這種植物的果實(shí)。‖也叫香櫞。
解釋:
(一)、木名。即香櫞。小喬木或大灌木,有短刺,葉卵圓形,花帶紫色。果實(shí)長圓形,黃色,皮粗厚而有芳香,供觀賞。果瓤味苦,可制枸櫞酸。果皮、花、葉可提芳香油。果皮亦供藥用。
《齊民要術(shù)》卷十引 漢 楊孚 《異物志》:“枸櫞,似橘,大如飯筥。皮有香,味不美。可以浣治葛、苧,若酸漿。” 唐 劉恂 《嶺表錄異》卷中:“枸櫞子形如瓜,皮似橙而金色。故人重之,愛其香氣。” 明 李時(shí)珍 《本草綱目·果二·枸櫞》:“枸櫞產(chǎn) 閩 廣 間,木似朱欒而葉尖長,枝間有刺,植之近水乃生。其實(shí)狀如人手,有指,俗呼為‘佛手柑’。”
釋義:
又稱“香櫞”。蕓香科。常綠小喬
造句:
1、本發(fā)明提供了一種用甲基纖維素和枸櫞酸制備的新型熱膠凝組合物。
2、方法加入抗氧化劑枸櫞酸鈉及先進(jìn)的生產(chǎn)工藝技術(shù),采用雙鋁包裝。
相關(guān)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