睦親
詞語 | 睦親 |
---|---|
拼音 | mù qī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宗族中的近親。(二)、對宗族和睦,對外親友好。
解釋:
(一)、指宗族中的近親。
《漢書·韋賢傳》:“嗟嗟我王, 漢 之睦親。曾不夙夜,以休令聞。”《晉書·庾旉傳》:“元勛睦親,顯以殊禮。”
(二)、對宗族和睦,對外親友好。
漢 王粲 《酒賦》:“糾骨肉之睦親,成朋友之歡好。” 南朝 宋 顏延之 《陶徵士誄》:“睦親之行,至自非敦。” 南朝 梁 任昉 《奏彈劉整》:“昔人睦親,衣無常主。”《舊唐書·壽王瑁傳》:“ 開元 之后,朝恩睦親,以 寧 府最長,封至五千五百戶。”
釋義:
1.指宗族中的近親。 2.對宗族和睦,對外親友好。
造句:
1、或許這就是現在依然具有和睦親愛本能的狗——在古代,狗總是聚集成群一起追逐獵物的——所涌現的動物的熱烈友情。那樣真摯的狗的眼睛仿佛在這樣說——人類先生,我只有依靠你了,不過,我們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嗎?輕蔑—是的,再也沒有比這更貼切的字眼了。卡雷爾·恰佩克
2、年豐時和感歲月禮興樂盛友睦親和迎賓朋興會淋漓”。
相關詞語:
藹然可親安忍無親白云親舍必躬必親彩衣娛親串親訪友大義滅親兒女親家非親非故訪親問友割骨療親骨肉至親割股療親和藹可親和睦相處皇親國戚家貧親老葭莩之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