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蚨
詞語 | 青蚨 |
---|---|
拼音 | qīng f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古代傳說中的蟲名。(二)、古指銅錢。
解釋:
(一)、傳說中的蟲名。
《太平御覽》卷九五○引 漢 劉安 《淮南萬畢術》:“青蚨還錢:青蚨一名魚,或曰蒲,以其子母各等,置甕中,埋東行陰垣下,三日后開之,即相從。以母血涂八十一錢,亦以子血涂八十一錢,以其錢更互市,置子用母,置母用子,錢皆自還。”后因用以指錢。 唐 寒山 《詩》之一二○:“囊里無青蚨,篋中有黃絹。” 元 谷子敬 《城南柳》第一折:“則你那尊中無緑蟻,皆因我囊里缺青蚨。” 清 陳維崧 《偷聲木蘭花·詠錢》詞:“青蚨鑄就 開元 字,相看似有團圞意。” 魯迅 《準風月談·談蝙蝠》:“然而青蚨飛來,則眉眼莞爾。”
釋義:
蟲名。傳說青蚨生子,母與子分離后必會仍聚回一處,人用青蚨母子血各涂在錢上,涂母血的錢或涂子血的錢用出后必會飛回,所以有“青蚨還錢”之說。因以“青蚨”稱錢:我囊里缺青蚨。
相關詞語:
白璧青蠅白發青衫白飯青芻半青半黃碧海青天白齒青眉白帢青衫白日青天鼻青額腫鼻青臉腫鼻青眼烏鼻青眼腫鼻青眼紫鼻塌唇青鼻塌脣青鼻腫眼青不分青白布襪青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