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革
詞語 | 兵革 |
---|---|
拼音 | bīng gé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兵器和甲胄,借指戰爭:兵革未息。解釋:
(一)、兵器和甲冑的總稱。泛指武器軍備。
《周禮·地官·酇長》:“若作其民而用之,則以旗鼓兵革帥而至。”《禮記·禮運》:“冕弁兵革,藏於私家,非禮也,是謂脅君。” 鄭玄 注:“兵革,君之武衛及軍器也。” 孔穎達 疏:“是國家防衛之器。”《韓非子·解老》:“凡兵革者,所以備害也。”《戰國策·秦策一》:“朞年之后,道不拾遺,民不妄取,兵革大強。” 宋 陳亮 《酌古論四·封常清》:“古之善用兵者,士卒雖精,兵革雖鋭,其勢雖足以扼敵人之喉而蹈敵人之膺,而未嘗敢輕也。”
(二)、指戰爭。
《詩·鄭風·野有蔓草序》:“君之澤不下流,民窮於兵革。”《陳書·虞寄傳》:“且兵革已后,民皆厭亂。” 宋 蘇軾 《策略一》:“國家無大兵革幾百年矣。” 清 沉初 《西清筆記·紀典故》:“ 崇禎 末,兵革擾亂,帝於宮中習學騎馬,左右扶掖以上,不數步即墜。” 梁啟超 《中國地理大勢論》:“ 中國 ,干戈之國也。統覽數千年之史乘,其三十載不見兵革者殆希。”
釋義:
①武器鎧甲裝備: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②戰爭:民窮于兵革。
造句: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國不以山溪之險,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變封建而為郡縣,方以為兵革可不復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漢帝起隴畝之匹夫,而卒亡秦之社稷。
相關詞語:
哀兵必勝按兵不動按甲寢兵按甲休兵按兵不舉按兵束甲案兵束甲案甲休兵兵不血刃兵不厭詐兵不由將兵車之會兵多將廣兵多者敗兵貴神速兵貴先聲兵荒馬亂兵連禍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