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轢
詞語 | 凌轢 |
---|---|
拼音 | líng l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欺壓:凌轢鄉里。(二)、排擠:凌轢同人。‖也作陵轢。
解釋:
(一)、欺壓;壓倒。
《晏子春秋·諫上一》:“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轢天下,威戮無罪,崇尚勇力,不顧義理,是以 桀 紂 以滅, 殷 夏 以衰。” 三國 魏 曹植 《七啟》:“若夫 田文 、 無忌 之儔……皆游心無方,抗志云際,凌轢諸侯,驅馳當世。” 唐 李白 《結客少年場行》:“少年學劍術,凌轢 白猿公 。”《明史·周怡傳》:“ 嵩 威靈氣焰,凌轢百官司。” 清 王士禛 等《師友詩傳錄》三十:“在 子美 集中,雖往往以風雅自任,亦未嘗凌轢諸家,而獨肩巨任也。”
(二)、淩轢:亦作“ 凌爍 ”。亦作“ 凌躒 ”。亦作“ 凌鑠 ”。
1.干犯,欺壓。《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凌轢宗室,侵犯骨肉。” 明 張居正 《與楚撫趙汝泉言嚴家范禁請托書》:“家人僕輩,頗聞有凴勢凌爍鄉里,溷擾有司者,皆不能制。”《明史·湖廣土司傳·施州》:“ 高羅 安撫常倚勢凌轢,侵奪其土地人民。”
(三)、超越,壓倒。
南朝 梁 鍾嶸 《詩品·總論》:“ 元嘉 中,有 謝靈運 ,才高詞盛,富艷難蹤,固已含跨 劉 郭 ,凌躒 潘 左 。” 唐 李白 《結客少年場行》:“少年學劍術,凌躒 白猿公 。”凌躒,一本作“ 凌轢 ”。《四庫全書總目·別集二五·滄溟集》:“然 攀龍 資地本高,記誦亦博,其才力富健,凌轢一時。” 鄭振鐸 《插圖本中國文學史》第六一章二:“ 攀龍 才力富健,凌鑠一時。”
釋義:
凌轢,是漢語詞匯,解釋為欺壓。
造句:
1、誰在扶我的肩膀使我不再寂寞誰,喚我之心,掩我一生凌轢。
2、他常用手中的職權凌轢下屬。
相關詞語:
傲雪凌霜富轢萬古干霄凌云概日凌云凌弱暴寡凌上虐下凌云之志凌雜米鹽轢釜待炊凌霄之志盛氣凌人恃強凌弱聳壑凌霄倚強凌弱倚勢凌人以強凌弱壯志凌云壯氣凌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