糧料院
詞語 | 糧料院 |
---|---|
拼音 | liáng liào yuà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官署名。宋 初以武臣為都糧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諸司糧料院及諸軍糧料院之別,分掌官俸及軍餉。南渡后,設有分差各處的糧料院。宋 高承《事物紀原·庫務職局·糧料院》:“國初承舊制,有糧料院使。《會要》曰:太平興國 五年正月,分糧料諸司、馬、步軍為三院。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當,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神宗 元豐 末併馬、步軍為諸軍,與諸司為二院。”宋 趙彥衛《云麓漫鈔》卷七:“本朝樞密本兵、禮二府,又有學士院、舍人院為兩制,下則糧料、審計、進奏、官告、登聞、檢鼓,是為六院。”解釋:
(一)、官署名。
宋 初以武臣為都糧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諸司糧料院及諸軍糧料院之別,分掌官俸及軍餉。南渡后,設有分差各處的糧料院。 宋 高承 《事物紀原·庫務職局·糧料院》:“國初承舊制,有糧料院使。《會要》曰: 太平興國 五年正月,分糧料諸司、馬、步軍為三院。 雍熙 四年四月,改用使臣勾當, 端拱 二年改以京朝官主之。 神宗 元豐 末併馬、步軍為諸軍,與諸司為二院。”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七:“本朝樞密本兵、禮二府,又有學士院、舍人院為兩制,下則糧料、審計、進奏、官告、登聞、檢鼓,是為六院。”
釋義:
1.官署名。宋初以武臣為都糧料使,后改以文臣主其事。有諸司糧料院及諸軍糧料院之別,分掌官俸及軍餉。南渡后,設有分差各處的糧料院。
相關詞語:
不出所料兵精糧足春寒料峭出乎意料出乎預料出人意料彈盡糧絕飛芻挽糧飛糧挽秣裹糧坐甲積草屯糧赍糧藉寇饋貧之糧磕牙料嘴嗑牙料嘴糧盡援絕料敵若神料敵制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