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稅
詞語 | 夏稅 |
---|---|
拼音 | xià shu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田賦名稱。唐 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征收,稱為夏稅和秋稅。《舊唐書·代宗紀》:“﹝ 大歷 五年﹞夏稅,上田畝稅六升,下田四升。秋稅,上田畝五升,下田三升。”(二)、建中 元年行兩稅法后,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宋 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元 代在江南仿 唐 代兩稅法征稅。明 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后,夏稅、秋糧大都征銀。清 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征收。
解釋:
(一)、田賦名稱。
唐 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征收,稱為夏稅和秋稅。《舊唐書·代宗紀》:“﹝ 大歷 五年﹞夏稅,上田畝稅六升,下田四升。秋稅,上田畝五升,下田三升。”
(二)、 建中 元年行兩稅法后,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 宋 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
元 代在江南仿 唐 代兩稅法征稅。 明 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后,夏稅、秋糧大都征銀。 清 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征收。
釋義:
1.田賦名稱。唐起,歷代田賦都分夏﹑秋兩季征收,稱為夏稅和秋稅。 2.建中元年行兩稅法后,規定"夏稅無過六月,秋稅無過十一月。"宋代夏稅自五月半起征,七月底或八月初納畢;秋稅自九月初起征,十二月半納畢。元代在江南仿唐代兩稅法征稅。明代規定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糧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行"一條鞭法"后,夏稅﹑秋糧大都征銀。清代分上忙﹑下忙兩期征收。
相關詞語:
春風夏雨春誦夏弦冬裘夏葛冬日夏云冬扇夏爐冬溫夏凊冬箑夏裘冬溫夏清廣夏細旃苛捐雜稅輕徭薄稅秋行夏令食租衣稅三冬二夏商彝夏鼎霜凋夏綠隨車夏雨無冬無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