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賕
詞語(yǔ) | 行賕 |
---|---|
拼音 | xíng qi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yǔ) |
形式 | ab式詞語(yǔ) |
意思:
猶行賄。《史記·樊酈滕灌列傳》:“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嬰 孫 賢 為 臨汝侯,續(xù) 灌 氏后八歲,坐行賕有罪,國(guó)除。”《后漢書·王符傳》:“夫理直則恃正而不橈,事曲則諂意以行賕。不橈故無(wú)恩於吏,行賕故見私於法。”清 毛祥麟《對(duì)山馀墨·某公子》:“未幾,總憲坐行賕免,田園皆籍沒(méi),愧憤而死。”參見“行賄”。解釋:
(一)、猶行賄。
《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嬰 孫 賢 為 臨汝侯 ,續(xù) 灌 氏后八歲,坐行賕有罪,國(guó)除。”《后漢書·王符傳》:“夫理直則恃正而不橈,事曲則諂意以行賕。不橈故無(wú)恩於吏,行賕故見私於法。” 清 毛祥麟 《對(duì)山馀墨·某公子》:“未幾,總憲坐行賕免,田園皆籍沒(méi),愧憤而死。”參見“ 行賄 ”。
釋義:
xíng qiú ㄒㄧㄥˊ ㄑㄧㄡˊ行賕(行賕)猶行賄。《史記·樊酈滕灌列傳》:“ 元光 三年,天子封 灌嬰 孫 賢 為 臨汝侯 ,續(xù) 灌 氏后八歲,坐行賕有罪,國(guó)除。”《后漢書·王符傳》:“夫理直則恃正而不橈,事曲則諂意以行賕。不橈故無(wú)恩於吏,行賕故見私於法。” 清 毛祥麟 《對(duì)山馀墨·某公子》:“未幾,總憲坐行賕免,田園皆籍沒(méi),愧憤而死。”參見“ 行賄 ”。
相關(guān)詞語(yǔ):
按轡徐行按行自抑敗德辱行倍日并行便宜行事兵行詭道并行不悖步線行針霸道橫行班功行賞半路修行倍道而行倍道兼行便宜施行不護(hù)細(xì)行不拘細(xì)行跛行千里不矜細(xì)行
詞語(yǔ)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