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板
詞語 | 跳板 |
---|---|
拼音 | tiào b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放在船與岸之間或船與船之間供人走的長板供跳水運動用的長板解釋:
(一)、亦作“ 跳版 ”。一頭搭在船邊或車邊便于人上下的長板。
元 喬吉 《斗鵪鶉·歌姬》套曲:“ 麗春園 門外是 潯陽 岸,最險是茶船上跳板。”《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這班人見車輛到了碼頭,便忙著搭跳板,搬行李。” 清 俞樾 《茶香室叢鈔·木腳道》:“ 宋 趙溍 《養疴漫筆》載:‘……船前獨設一木腳道, 煜 徘徊不能進。’按,此即今所謂跳版也。” 沈從文 《丈夫》:“他這時節正從一個跳板上躍到一只新油漆過的‘花船’頭。”
(二)、喻指某種過渡的方式或途徑。
《金瓶梅詞話》第二一回:“ 金蓮 又道:‘咱姊妹在一個跳板兒上走,不知替你頂了多少瞎缸。’” 陶菊隱 《袁世凱演義》第三二回:“通過 趙爾巽 這個跳板,搭上 袁 ( 袁世凱 )的那條船。” 侯寶林 《雜談空城計》:“從它的行動來看,很可能進犯 街亭 ,進一步占據 西城 ,其目的是要把 西城 作為侵略 漢中 的跳板。”
(三)、 朝鮮 族的傳統體育活動,多在節日舉行。參加者均為女子。玩時兩人或四人為一組,分站在蹺蹺板兩端,交相蹬板,此起彼落,互將對方彈到空中。
(四)、跳水池邊伸出于水面之上供跳水用的長板。
釋義:
全稱“跳板運動”。也稱“板舞戲”。朝鮮族的民間娛樂活動。通常在夏歷正月十五和端午節舉行。用一塊長約5米,寬04米,厚005米的木板,中間墊一捆稻草即成。玩耍時,中間坐一人,兩端各站一人,利用木板彈力一上一下,在空中表演各種動作。如比賽,以跳得最高者為勝。
造句:
1、她輕輕地蹬踩跳板,以優美的姿勢躍入水中。
2、現在的世界,少不了合作,合作成了成功的跳板。生活中有了合作才會有成功,成功是合作的體現。國家的管理,需要人民的合作,一個工廠的正常運行也需要工人們合作。
相關詞語:
板上釘釘暴跳如雷板上砸釘爆跳如雷尺板斗食倒持手板狗急跳墻過橋抽板虎臥龍跳歡蹦亂跳后臺老板歡迸亂跳活蹦活跳活蹦亂跳雞飛狗跳離弦走板龍跳虎臥龍飛虎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