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藍
詞語 | 伽藍 |
---|---|
拼音 | qié lá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梵語僧加藍摩的略稱,意譯“眾園”或“僧院”。佛教寺院的通稱我不如走到伽藍殿中,問個終生的吉兇。——《英烈傳》解釋:
(一)、梵語僧伽藍摩譯音的略稱。意為眾園或僧院,即僧眾居住的庭園。后因稱佛寺為伽藍。
北魏 楊衒之 《洛陽伽藍記·法云寺》:“伽藍之內,花果蔚茂,芳草蔓合,嘉木被庭。” 唐 玄奘 《大唐西域記·阿耆尼國》:“伽藍十餘所,僧眾二千餘人,習學小乘教説一切有部。”《翻譯名義集·寺塔壇幢》:“僧伽藍譯為眾園。《僧史略》云:‘為眾人園圃。園圃,生植之所;佛弟子則生殖道芽圣果也。’” 元 王實甫 《西廂記》第二本第一折:“三日之后不送出,伽藍盡皆焚燒。” 魯迅 《集外集拾遺補編·儗播布美術意見書》四:“伽藍宮殿,古者多以宗教或帝王之威力,令國人成之;故時世既遷,不能更見,所當保存,無令毀壞。”
(二)、伽藍神的省稱。
《西游記》第九八回:“佛爺爺大喜,即召八菩薩、四金剛……十八伽藍,兩行排列,卻傳金旨,召 唐僧 進。”《敕修百丈清規》卷二:“伽藍土地,護法護人。” 明 無名氏 《精忠記·說偈》:“夜來伽藍托夢,故人 岳鵬舉 來此徑過,須當迎接。” 清 侯方域 《重修白云寺碑記》:“三年乃創大殿,建立三佛像,與夫金剛、羅漢、韋馱、伽藍之屬。”
釋義:
1.梵語僧伽藍摩譯音的略稱。意為眾園或僧院,即僧眾居住的庭園。后因稱佛寺為伽藍。 2.伽藍神的省稱。
造句:
1、龍華寺殿宇齊整,宋代佛教禪宗的伽藍七堂制保持原貌,并珍藏有唐、五代、明、清年間的經書、金印、佛像等。
2、沿中軸線上的一溜筑有天王宮,大雄寶殿,閻王殿,伽藍殿,龍王殿,兩側是寮房。
相關詞語:
篳路藍縷白袷藍衫藍田生玉青出于藍青過于藍青藍冰水染藍涅皂衣衫藍縷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藍田種玉蓽路藍蔞衣屩藍縷蓽路藍縷藍青官話衣冠藍縷蓽露藍蔞種玉藍田染藍涅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