俶擾
詞語 | 俶擾 |
---|---|
拼音 | chù rǎo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開始擾亂;動亂;騷亂。解釋:
(一)、開始擾亂。
《書·胤征》:“惟時 羲 和 ,顛覆厥德。沉亂于酒,畔官離次。俶擾天紀,遐棄厥司。” 孔 傳:“俶,始;擾,亂。”
(二)、騷擾;擾亂。
唐 顏真卿 《祭伯父豪州刺史文》:“日者, 羯 胡 祿山 俶擾 河 洛 ,生靈涂炭。” 宋 羅大經 《鶴林玉露》卷十一:“ 福州 啟運宮 ,在 開元寺 ,有七祖御容塑像,乃 西京 陵寢之舊。南渡之初,迎奉于此。時 金兵 俶擾,倉忙間,載以籃輿七乘。” 章炳麟 《訄書·別錄甲》:“ 吳三桂 弒 末帝 於 云南 , 謙益 復和《秋興》詩以告哀。凡前后所和幾百章,編次為《投筆集》,其悲中夏之沉淪,與犬羊之俶擾,未嘗不有餘哀也。”
(三)、動亂。
唐 獨孤及 《奉和李大夫同呂評事太行苦熱行兼寄院中諸公》:“ 趙 魏 方俶擾,安危俟明哲。” 明 宋濂 《宣慰曾侯嘉政記》:“自中原俶擾蔓延大 江 之東,兵連不解,殆將十稔。” 清 魏源 《圣武記》卷五:“蓋自第五世 達賴 卒后三十餘年,兩立假剌麻,西陲俶擾至是始定焉。” 李大釗 《日本帝國主義最近進攻中國的方策》:“ 日 人之宣傳目的,即在掩飾其乘中國俶擾,不欲實行華府會議決議之意。”
釋義:
1.開始擾亂。 2.騷擾;擾亂。 3.動亂。
相關詞語:
兵戈擾攘紛紛擾擾江翻海擾世擾俗亂庸人自擾云擾幅裂自相驚擾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兒憐獸擾兒憐瘦擾世事紛擾世上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繁劇紛擾四方云擾生事擾民膠膠擾擾意擾心煩追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