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土禁
詞語 | 犯土禁 |
---|---|
拼音 | fàn tǔ jìn |
字數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舊時謂營建房舍興土木而得罪土神為“犯土禁”。解釋:
(一)、舊時謂營建房舍興土木而得罪土神為“犯土禁”。
《后漢書·來歷傳》:“時皇太子驚病不安,避幸 安帝 乳母 野王君 王圣 舍。太子乳母 王男 、廚監 邴吉 等以為 圣 舍新繕修,犯土禁,不可久御。” 清 錢泳 《履園叢話·雜記下·陳狀元犯土禁》:“未幾, 蔣夫人 亦卒,咸以為犯土禁所致云。”亦省作“ 犯土 ”。 宋 陸游 《病后作》詩:“道士言犯土,拜章安舍宅。” 宋 洪邁 《容齋四筆·繕修犯土》:“今世俗營建宅舍,或小遭疾厄,皆云犯土。故道家有謝土司章醮之文。”
釋義:
犯土禁,拼音fàn tǔ jìn,出處《后漢書·來歷傳》。
相關詞語:
一掊土安土重遷安土樂業安土重舊安土重居百無禁忌半截入土不服水土本鄉本土不便水土簸土揚沙不禁不由不習地土不習水土不習水土寸土必爭寸土不讓寸土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