攘除
詞語 | 攘除 |
---|---|
拼音 | rǎng ch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除掉;清除庶竭駑鈍,攘除奸兇。——諸葛亮《出師表》解釋:
(一)、驅(qū)除,鏟除。
漢 班固 《白虎通·號(hào)》:“昔三王之道衰而五霸存其政,帥諸侯朝天子,正天下之化,興復(fù)中國,攘除夷狄,故謂之霸也。”《新唐書·李密傳》:“今羣豪競興,公宜先天下攘除羣兇。” 章炳麟 《駁康有為論革命書》:“ 大江 以南, 駱越 、 閩 、 廣 ,今皆與中夏相雜,恐無以檢閲姓譜而攘除之。”
釋義:
攘除,指驅(qū)除,鏟除。
造句:
1、 玄德臨終的懷疑,絲毫未減你"攘除奸賊,匡扶漢室"的雄心壯志,如此忠義,舉世無雙!
2、 上陣殺敵,攘除外寇!上陣殺敵,攘除外寇!
相關(guān)詞語:
安良除暴安內(nèi)攘外兵戈擾攘除暴安良除殘去穢除惡務(wù)盡除奸革弊除舊布新除舊更新除邪懲惡除惡務(wù)本除害興利除患興利除穢布新除疾遺類除狼得虎刬草除根剗草除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