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紀
詞語 | 星紀 |
---|---|
拼音 | xīng j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星次名。十二次之一。與十二辰之丑相對應,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屬之?!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皻q在星紀,而淫於玄枵?!倍蓬A 注:“星紀在丑,斗牛之次?!碧?王勃《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上當星紀,下裂坤維?!鼻?鈕琇《觚賸·石言》:“端州 分野直星紀?!?br />(二)、泛指歲月。晉 陶潛《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發(fā)歲始俯仰,星紀奄將中?!薄赌淆R書·虞悰傳》:“﹝臣﹞猥屬興運,荷竊稠私,徒越星紀,終慙報答?!碧?張繼《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詩:“游客淹星紀,裁詩鍊土風?!?h2>解釋:(一)、星次名。十二次之一。與十二辰之丑相對應,二十八宿中之斗、牛二宿屬之。
《左傳·襄公二十八年》:“歲在星紀,而淫於玄枵?!?杜預 注:“星紀在丑,斗牛之次。” 唐 王勃 《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碑》:“上當星紀,下裂坤維?!?清 鈕琇 《觚賸·石言》:“ 端州 分野直星紀?!?/p>
(二)、泛指歲月。
晉 陶潛 《五月旦作和戴主簿》:“發(fā)歲始俯仰,星紀奄將中。”《南齊書·虞悰傳》:“﹝臣﹞猥屬興運,荷竊稠私,徒越星紀,終慙報答。” 唐 張繼 《送竇十九判官使江南》詩:“游客淹星紀,裁詩鍊土風。”
釋義:
是十二星次之一。源于漢族人民對遠古的星辰自然崇拜。 十二星次是古代漢族古代天文學家對星辰的劃分。為了說明星辰的運行和節(jié)氣的變換,也是將黃赤道附近的一周天按由西向東的方向分為十二個等分,以冬至日為開頭,叫做星次。與十二辰相配為丑,與二十八宿相配為斗、牛、女三宿。《爾雅》所載標志星為斗、牛。分野主吳越,屬揚州?!蹲髠鳌は骞四辍罚骸皻q在星紀,而淫于玄枵。”杜預注:“歲,歲星也,星紀在丑,斗牛之次,玄枵在子,虛危之次。”《爾雅·釋天》:“星紀,斗、牽牛也?!惫弊ⅲ骸盃颗6氛?,日月五星之所終始,故謂之星紀。”《晉書·天文志》:“自南斗十二度至須女七度為星紀,于辰在丑,吳越之分野,屬揚州。”據(jù)《漢書·律歷志》載,日至其初為大雪,至其中為冬至。明末后譯黃道十二宮的摩羯宮為星紀宮。
相關詞語:
不知紀極敗法亂紀北辰星拱炳如日星炳若日星擘兩分星不可勝紀燦若繁星晨炊星飯承星履草大步流星戴月披星斗轉星移當家理紀當家立紀電掣星馳電流星散頓綱振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