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裾
詞語 | 捉裾 |
---|---|
拼音 | zhuō j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猶牽衣。(二)、提起袍子。謂動(dòng)身,啟行。
解釋:
(一)、猶牽衣。
三國(guó) 魏 許允 妻為 阮共 女,有才德而貌丑。成婚交禮畢, 桓范 勸 允 入內(nèi), 允 一見即欲出,婦“捉裾停之”,以理服 允 ,遂相敬重。事見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賢媛》。
(二)、提起袍子。謂動(dòng)身,啟行。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三仙》:“ 介 曰:‘……茅茨不遠(yuǎn),可便下榻。’ 常 麻 并起捉裾,喚僕相將俱去。”
釋義:
葉清源(1917~2010)男,漢族,安徽桐城縣人。
相關(guān)詞語:
捕風(fēng)捉影不可捉摸不可摸捉代人捉刀絕裾而去襟裾馬牛裾馬襟牛馬牛襟裾馬捉老鼠拿云捉月牛馬襟裾倩人捉刀前襟后裾十捉九著水中捉月吐哺捉發(fā)甕中捉鱉望空捉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