聲教
詞語 | 聲教 |
---|---|
拼音 | shēng jiào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聲威教化。解釋:
(一)、聲威教化。
《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 漢 班固 《東都賦》:“窮覽萬國之有無,考聲教之所被,散皇明以爥幽。” 唐 薛能 《國學試風化下》詩:“英明高比日,聲教下如風。” 清 陳康祺 《郎潛紀聞》卷一:“國初聲教所被,固宜保塞稱藩者,享王恐后矣。” 郭沫若 《蔡文姬》第二幕:“ 曹丞相 既然看重 蔡文姬 的文彩,要她回去參與文治聲教的事業(yè),我們理當從命。”
釋義:
《尚書·禹貢》:“東漸于海西,被于流沙,朔南暨聲教,訖于四海。” 漢 班固(釋義:面向南洋,將中華民族的優(yōu)秀文化遠遠傳播到五洲四海。)
相關(guān)詞語:
應聲蟲唉聲嘆氣哀聲嘆氣噯聲嘆氣百舌之聲比肩齊聲兵貴先聲屏聲息氣不動聲色不教而殺不教而誅不教之教不可教訓不吝賜教不吝指教不露聲色百囀千聲百口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