蘧廬
詞語 | 蘧廬 |
---|---|
拼音 | qú lú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解釋:
(一)、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莊子·天運(yùn)》:“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郭象 注:“蘧廬,猶傳舍。” 唐 劉禹錫 《管城新驛記》:“蘧廬有甲乙,牀帳有冬夏。” 金 黨懷英 《村齋遺事》詩:“人生天地真蘧廬,外物擾擾吾何須。” 嚴(yán)復(fù) 《原強(qiáng)》:“法制者,圣人之芻狗,先王之蘧廬也,一陳不可復(fù)用,一宿不可復(fù)留。”
釋義:
蘧廬,典故名,典出《莊子集釋》卷五下〈外篇·天運(yùn)〉。“仁義,先王之蘧廬也,止可以一宿,而不可久處。” 郭象注:“蘧廬,猶傳舍。” 蘧廬指古代驛傳中供人休息的房子。猶今言旅館。
相關(guān)詞語:
草廬三顧初出茅廬廬山面目廬山真面茅廬三顧三顧茅廬三顧草廬倚人廬下廬山真面目不識(shí)廬山真面目蘧瑗知非倚廬之望穹廬氈廬式廬廬君廬阜蘧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