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翳
詞語 | 蒙翳 |
---|---|
拼音 | méng y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遮蔽;覆蓋。(二)、濛翳:彌漫。
解釋:
(一)、遮蔽;覆蓋。
唐 陸龜蒙 《書<李賀小傳>后》:“草木勢甚盛,率多大櫟,合數十抱,藂蓧蒙翳,如塢如洞。” 宋 蘇軾 《凌虛臺記》:“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驅怪》:“竹樹蒙翳,景物陰森。”
(二)、濛翳:彌漫。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后》:“初四日,早望 常云峯 ,白云濛翳,然不為阻。”
釋義:
méng yì ㄇㄥˊ ㄧˋ 蒙翳(濛翳)遮蔽;覆蓋。 唐 陸龜蒙 《書后》:“草木勢甚盛,率多大櫟,合數十抱,藂蓧蒙翳,如塢如洞。” 宋 蘇軾 《凌虛臺記》:“昔者荒草野田,霜露之所蒙翳,狐虺之所竄伏。” 清 蒲松齡 《聊齋志異·驅怪》:“竹樹蒙翳,景物陰森。”濛翳:彌漫。 明 徐弘祖 《徐霞客游記·游雁宕山日記后》:“初四日,早望 常云峯 ,白云濛翳,然不為阻
相關詞語:
被澤蒙庥發蒙解惑發蒙振聵發蒙振落發蒙解縛負任蒙勞鴻蒙初辟狐裘蒙戎狐裘蒙茸坑蒙拐騙曠若發蒙蒙混過關蒙袂輯屨蒙昧無知蒙以養正蒙在鼓里蒙頭轉向明昭昏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