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根
詞語 | 露根 |
---|---|
拼音 | lù gē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百姓流離失所,暴露于野。根,國之根本,指人民。《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今國無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漸。”明 彭大翼《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國無一年之積,則有露根之漸。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國以民為本,故國無積蓄,則民漸至於流離暴露也。”解釋:
(一)、指百姓流離失所,暴露于野。根,國之根本,指人民。
《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今國無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漸。”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國無一年之積,則有露根之漸。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國以民為本,故國無積蓄,則民漸至於流離暴露也。”
釋義:
lù gēnㄌㄨˋ ㄍㄣ指百姓流離失所,暴露于野。根,國之根本,指人民。《三國志·吳志·陸凱傳》:“民有離散之怨,國有露根之漸。”《三國演義》第一二○回:“今國無一年之蓄,有露根之漸。” 明 彭大翼 《山堂肆考·人事·露根》:“史云:國無一年之積,則有露根之漸。露,暴露也;根,民根也。國以民為本,故國無積蓄,則民漸至於流離暴露也。”
相關詞語:
露馬腳拔樹尋根暴露無遺本相畢露不根之論不露鋒芒不露圭角不露聲色拔樹搜根白骨露野半吐半露不根之談不露鋒铓不露神色不露形色餐風露宿藏頭露尾草行露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