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跡
詞語 | 高跡 |
---|---|
拼音 | gāo jì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亦作“高蹟”。高尚的德行。(二)、指超世俗的人。
(三)、見“高跡”。
解釋:
(一)、亦作“高蹟”。高尚的德行。
漢 傅毅 《七激》:“達 羲 農 之妙旨,照 虞 夏 之典墳,遵 孔氏 之憲則,投 顏 閔 之高跡。”
(二)、指超世俗的人。
唐 李頻 《過四皓廟》詩:“東西南北人,高跡自相親。” 明 申涵光 《懷太原傅青主》詩:“幸將卷帙傳高跡,日向晴窗展畫看。”
(三)、見“ 高跡 ”。
釋義:
拼音:shù wěi注音:ㄕㄨˋ ㄨㄟˇ漢字:束葦捆扎的蘆葦。《史記·田單列傳》:“ 田單 乃收城中得千馀牛,為絳繒衣,畫以五彩龍文,束兵刃於其角,而灌脂束葦於尾,燒其端。” 唐 張隨 《縱火牛攻圍賦》:“因七尺之殊狀,畫五彩之奇文,先事以謀,鑿垣之門暗啟;及期而進,束葦之火遂焚。”
相關詞語:
巴高望上不識高低不知高低巴高枝兒扒高踩低半低不高北窗高臥比肩迭跡比肩疊跡比肩接跡閉門掃跡避跡藏時避跡違心避影斂跡不敢高攀不拘形跡不知高下步步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