戚嗟
詞語 | 戚嗟 |
---|---|
拼音 | qī jiē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憂傷嗟嘆。解釋:
(一)、憂傷嗟嘆。
《易·離》:“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孔穎達(dá) 疏:“憂戚而嗟嘆也。” 宋 王安石 《送潮州呂使君》詩:“ 韓 君 揭陽 居,戚嗟與死鄰。” 明 方孝孺 《答劉養(yǎng)浩書》之二:“每觀古之名士,少遭挫抑,則戚嗟怨悼,若無所容者,深病其無識(shí)。”亦作“ 戚戚嗟嗟 ”。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臣負(fù)罪嬰舋,自拘海島,戚戚嗟嗟,日與死迫。” 宋 蘇洵 《衡論上·兵制》:“謂期民宜如生三代之盛時(shí),而乃戚戚嗟嗟無終歲之畜者,兵食奪之也。”
釋義:
憂傷嗟嘆。《易·離》:“出涕沱若,戚嗟若,吉。” 孔穎達(dá) 疏:“憂戚而嗟嘆也。” 宋 王安石 《送潮州呂使君》詩:“ 韓 君 揭陽 居,戚嗟與死鄰。” 明 方孝孺 《答劉養(yǎng)浩書》之二:“每觀古之名士,少遭挫抑,則戚嗟怨悼,若無所容者,深病其無識(shí)。”亦作“ 戚戚嗟嗟 ”。 唐 韓愈 《潮州刺史謝上表》:“臣負(fù)罪嬰釁,自拘海島,戚戚嗟嗟,日與死迫。” 宋 蘇洵 《衡論上·兵制》:“謂期民宜如生三代之盛時(shí),而乃戚戚嗟嗟無終歲之畜者,兵食奪之也。”
相關(guān)詞語:
叱嗟風(fēng)云炊臼之戚咄嗟便辦咄嗟叱咤咄嗟立辦咄嗟之間鼓盆之戚皇親國戚嗟悔無及嗟來之食樂嗟苦咄令原之戚戚戚具爾四姻九戚嘆老嗟卑同休等戚同休共戚無涯之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