瓠壺
詞語 | 瓠壺 |
---|---|
拼音 | hù hú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二:“ 周 又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於用。”(2).喻虛有其表。《三國志·蜀志·張裔傳》:“ 張府君 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麤。”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有似 蜀 人瓠壺之喻,胸中無一紙之誦,所識不過酒炙之事。”解釋:
(一)、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宋 趙彥衛 《云麓漫鈔》卷二:“ 周 又有瓠壺,形長一尺二寸六分,濶五寸,口徑一寸,兩鼻有提梁,取便於用。”
(二)、喻虛有其表。
《三國志·蜀志·張裔傳》:“ 張府君 如瓠壺,外雖澤而內實麤。” 晉 葛洪 《抱樸子·疾謬》:“然率皆皮膚狡澤,而懷空抱虛,有似 蜀 人瓠壺之喻,胸中無一紙之誦,所識不過酒炙之事。”
釋義:
1.一種盛液體的大腹容器。 2.喻虛有其表。
相關詞語:
冰壺秋月簞食壺漿簞食壺酒壺漿塞道壺中日月壺里乾坤壺天日月壺中天地擊碎唾壺金壺墨汁扣壺長吟千金一瓠屈谷巨瓠食簞漿壺銅壺滴漏唾壺擊碎投壺電笑唾壺擊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