決牖
詞語 | 決牖 |
---|---|
拼音 | jué y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喻醫治耳聾。語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篇》:“眼者身之鏡,耳者體之牖。視多則鏡昏,聽眾則牖閉。妾有磨鏡之石,決牖之術。即能洞澈萬里,眇察絶響。” 清 錢謙益 《左耳病戲作十二韻》:“嘆世侵尋似鹿皮,聾雖半耳已如癡,盈樽社酒憑誰餉,決牖仙方久不窺。”解釋:
(一)、喻醫治耳聾。語出 南朝 梁 陶弘景 《真誥·運象篇》:“眼者身之鏡,耳者體之牖。視多則鏡昏,聽眾則牖閉。妾有磨鏡之石,決牖之術。即能洞澈萬里,眇察絶響。” 清 錢謙益 《左耳病戲作十二韻》:“嘆世侵尋似鹿皮,聾雖半耳已如癡,盈樽社酒憑誰餉,決牖仙方久不窺。”
釋義:
“決牖”是一個漢語詞匯,含義為醫治耳聾,陶弘景 《真誥·運象篇》有所記載。
相關詞語:
沉吟不決雌雄未決沉吟未決乘高決水遲疑未決遲徊不決遲疑不決躊躇不決觸石決木垂簾聽決刁天決地斷脰決腹斷決如流當機立決東沖西決發策決科好問決疑狐疑不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