黷武
詞語 | 黷武 |
---|---|
拼音 | dú wǔ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濫用武力:窮兵黷武。黷武主義。解釋:
(一)、濫用武力;好戰(zhàn)。
《后漢書·劉虞傳》:“ 瓚 既累為 紹 所敗,而猶攻之不已, 虞 患其黷武,且慮得志不可復(fù)制,固不許行,而稍節(jié)其稟假。” 唐 元稹 《四皓廟》詩:“ 秦政 虐天下,黷武窮民生。” 老舍 《四世同堂》三六:“ 中國 的抗戰(zhàn)絕不是黷武喜殺,而是以抵抗來為世界保存一個和平的、古雅的、人道的文化。”
釋義:
,《三國志·蜀書·張翼傳》:“[姜]維議復(fù)出軍,唯翼庭爭,以為國小不宜黷武。”又《吳書·陸抗傳》:“窮兵黷武,動費萬計。”
造句:
1、 軍閥以窮兵黷武為能事,置天下蒼生于不顧,令人切齒痛恨。
2、 暴虐控制,重于經(jīng)濟繁榮,甚至重于窮兵黷武。
相關(guān)詞語:
不文不武秉文兼武秉文經(jīng)武才兼文武出文入武黷武窮兵廢文任武奮武揚威橫搶武奪較武論文經(jīng)文緯武赳赳武夫極武窮兵駕肩接武孔武有力揆文奮武呂武操莽謀臣武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