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難
詞語 | 赴難 |
---|---|
拼音 | fù nà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指國家發(fā)生危難時,奮力參加拯救的工作。解釋:
(一)、就戮;就義。
《韓非子·忠孝》:“ 許由 讓天下,賞不足以勸; 盜跖 犯刑赴難,罰不足以禁。”《說唐》第八回:“當(dāng)初父親赴難時節(jié),就將金裝鐧托付母親,潛身避難,以存 秦氏 一脈。”
(二)、往救危難。
《后漢書·鄭玄傳》:“ 玄 唯有一子 益恩 , 孔融 在 北海 ,舉為孝廉;及 融 為 黃巾 所圍, 益恩 赴難隕身。”《舊唐書·李晟傳》:“京城變起, 德宗 在 奉天 ,詔 晟 赴難。”《楊家府演義》第六回:“我即日起兵赴難,汝賫表入京奏知。” 魯迅 《花邊文學(xué)·讀幾本書》:“因為有些人物,是即使不讀書,也不過玩著,并不去赴難的。”
釋義:
詞目:赴難拼音:fùnàn英文:[go to the aid of one's country;go to help save the country from danger]釋義:前往拯救國家、民族的危亡
相關(guān)詞語:
暗箭難防礙難從命百般刁難百年難遇本性難移冰山難靠稟性難移八難三災(zāi)白雪難和百川赴海百喙難辯百喙難辭百口難分避難就易避難趨易材大難用插翅難飛插翅難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