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征
詞語 | 貼征 |
---|---|
拼音 | tiē zhē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封建時代,以漕運(yùn)虧損為名,加征其損耗部分。解釋:
(一)、封建時代,以漕運(yùn)虧損為名,加征其損耗部分。
清 齊彥槐 《海運(yùn)四詩寄潘吾亭觀察》“貼贈有銀米,幾抵腳價中”原注:“戶部則例,各處有隨漕徵收貼徵銀米,以為運(yùn)丁長途挽運(yùn)盤駁之需。 蘇 松 糧道所屬,每米一石,徵銀一錢,米五升,謂之漕贈; 浙江 糧道所屬,每石徵銀三錢四分七釐,謂之漕截。”參見“ 貼贈 ”。
釋義:
貼征是漢語詞匯,字義是封建時代,以漕運(yùn)虧損為名,加征其損耗部分。
相關(guān)詞語:
暴斂橫征東征西討東討西征東征西怨繁征博引服服貼貼伏首貼耳俯首貼耳橫征暴斂含宮咀征含商咀征橫征暴賦橫征苛斂橫征苛役酒食征逐急斂暴征賣兒貼婦南征北戰(zh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