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維
詞語 | 地維 |
---|---|
拼音 | dì wéi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維系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系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后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折天柱,絶地維。”南朝 宋 鮑照《喜雨》詩:“族云飛泉室,震風(fēng)沉羽鄉(xiāng);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二)、喻紀(jì)綱。唐 楊炯《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年當(dāng) 晉 宋,運(yùn)柜 周 隋,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嚴(yán)復(fù)《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yuǎn)矣!”參見“地紀(jì)”。
解釋:
(一)、維系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系綴。故亦指地的四角。
《列子·湯問》:“其后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絶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云飛泉室,震風(fēng)沉羽鄉(xiāng);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二)、喻紀(jì)綱。
唐 楊炯 《大唐益州大都督府新都縣學(xué)先圣廟堂碑文》:“年當(dāng) 晉 宋 ,運(yùn)柜 周 隋 , 太山 覆而 崑崙 倒,天柱傾而地維絶。” 嚴(yán)復(fù) 《救亡決論》:“若夫君臣之相治,刑禮之為防,政俗之所成,文字之所教,吾儒所號為治道人道,尊天柱而立地維者,皆譬諸夏葛冬裘,因時為制。目為不變,去道遠(yuǎn)矣!”參見“ 地紀(jì) ”。
釋義:
維系大地的繩子。古人以為天圓地方,天有九柱支持,地有四維系綴。故亦指地的四角。《列子·湯問》:“其后 共工氏 與 顓頊 爭為帝,怒而觸 不周之山 ,折天柱,絕地維。” 南朝 宋 鮑照 《喜雨》詩:“族云飛泉室,震風(fēng)沉羽鄉(xiāng);升雰浹地維,傾潤瀉天潢。”
造句:
1、為何愛情始終不能天長地久地維系下去?因?yàn)槟腥吮惹槿嘶畹酶谩?/p>
2、我正在徒勞無功地維持秩序,忽然聽到一聲可怕的喊叫。
相關(guān)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拔地?fù)u山拔地倚天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補(bǔ)天柱地不留余地不毛之地不牧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