讒佞
詞語 | 讒佞 |
---|---|
拼音 | chán nì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在上司面前)花言巧語地說第三者的壞話。佞(nìng):諂媚。解釋:
(一)、讒邪奸佞之人。
《晏子春秋·諫上八》:“ 景公 信用讒佞,賞無功,罰不辜。”《七國春秋平話》卷中:“汝放逐賢良,聽信讒佞,不理朝綱,淫亂聲色。”《清史稿·克勤郡王岳托傳》:“請上擢直臣,近忠良,絶讒佞,行黜陟之典,使諸臣知激勸。”
(二)、讒邪奸佞之言。
《敦煌曲·普勸四眾依教修行·黃昏戍一》:“百般讒佞耳邊來,冤恨且為含容取。”
(三)、讒邪奸佞。
明 李贄 《四書評·孟子·梁惠王下》:“説得讒佞之人直是這樣無權。” 清 龍啟瑞 《答羅生書》:“讒佞貪濁之徒,屏而去之,此僕之所能。”
釋義:
讒佞,指讒邪奸佞之人;讒邪奸佞之言。語出《晏子春秋·諫上八》:“景公信用讒佞,賞無功,罰不辜。”
造句:
1、甄忠明孝,矜貧恤獨,開納讜言,抑絕讒佞,明訓以體,率土移風。
2、今天子無道,輕賢重色,不思量留心邦本;聽讒佞之言,強納臣子之女為妃,荒淫酒色,不久天下必亂。
相關詞語:
讒口鑠金讒言佞語進讒害賢積讒糜骨積讒磨骨進賢黜佞進賢退佞親賢遠佞三期賢佞薏苡之讒憂讒畏譏祝鮀之佞讒佞之徒讒慝之口聽讒惑亂讒口囂囂禮賢遠佞意忌信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