絕臏
詞語 | 絕臏 |
---|---|
拼音 | jué bìn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折斷臏骨。解釋:
(一)、折斷臏骨。
《史記·秦本紀》:“ 武王 有力好戲,力士 任鄙 、 烏獲 、 孟説 皆至大官。王與 孟説 舉鼎,絶臏。” 張守節(jié) 正義:“絶,斷也。臏,脛骨也。” 宋 梅堯臣 《古柳》詩:“臥榦越大鼎,絶臏不可扛。” 清 袁枚 《隨園詩話》卷十四:“余常勸作詩者,莫輕作七古,何也?恐力小而任重,如 秦武王 舉鼎,有絶臏之患故也。” 章炳麟 《辨詩》:“及武節(jié)既衰,馳騁者至於絶臏,猶弗能企。”
相關(guān)詞語:
哀哀欲絕哀痛欲絕阿平絕倒奔逸絕塵弊絕風(fēng)清避世絕俗不絕如縷不絕于耳悲痛欲絕奔軼絕塵閉關(guān)絕市不絕如帶不絕如發(fā)不絕如線不絕若線慘絕人寰超群絕倫超軼絕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