翦滅
詞語 | 翦滅 |
---|---|
拼音 | jiǎn mi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消滅。《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舊唐書·韓思復(fù)傳》:“思復(fù) 以為蝗蟲是天災(zāi),當(dāng)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滅。”清 譚嗣同《仁學(xué)》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報(bào),游惰困窮,至於為人翦滅屠割,揆之上天報(bào)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解釋:
(一)、消滅。
《左傳·成公二年》:“余姑翦滅此而朝食。”《舊唐書·韓思復(fù)傳》:“ 思復(fù) 以為蝗蟲是天災(zāi),當(dāng)修德以禳之,恐非人力所能翦滅。” 清 譚嗣同 《仁學(xué)》一:“日受人之仁,安坐不一報(bào),游惰困窮,至於為人翦滅屠割,揆之上天報(bào)施之理,亦有宜然焉耳。”
釋義:
翦滅,讀音jiǎn miè,是漢語詞語,解釋為消滅。
相關(guān)詞語:
不可磨滅不生不滅兵強(qiáng)則滅秉公滅私柴毀滅性大義滅親反風(fēng)滅火覆宗滅祀亙古不滅灰飛煙滅毀不滅性灰身滅智毀形滅性火滅煙消假途滅虢假道滅虢翦草除根魯莽滅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