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狗
詞語 | 蒼狗 |
---|---|
拼音 | cāng gǒu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青狗,天狗。古代以為不祥之物。(二)、唐杜甫《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后因以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解釋:
(一)、青狗,天狗。古代以為不祥之物。
《史記·呂太后本紀》 唐 司馬貞 述贊:“諸 呂 用事,天下示私。大臣葅醢,支孼芟夷。禍盈斯驗,蒼狗為菑。” 明 屠隆 《曇花記·嚴公冤對》:“昔 彭生 枉死,黑豕人啼, 如意 酖亡,蒼狗晝現。”
(二)、 唐 杜甫 《可嘆》詩:“天上浮云似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后因以比喻世事變幻無常。
元 袁桷 《送牟景陽信州監征》詩之一:“世事不知蒼狗變,機心端與白鷗眠。” 明 陳汝元 《金蓮記·同夢》:“嗟浮生誰不朽,早教人夢里悲蒼狗。” 陳三立 《過隨園故址》詩:“況今世變幻蒼狗,屢聞竊國如分瓜。”參見“ 白衣蒼狗 ”。
釋義:
此詞出自白云蒼狗 (拼音:bái yún cāng gǒu)。見于唐代詩人杜甫《可嘆》詩中:天上浮云如白衣,斯須改變如蒼狗。
相關詞語:
阿狗阿貓阿貓阿狗蒼白無力白發蒼顏白云蒼狗白發蒼蒼白衣蒼狗幫狗吃食蒼翠欲滴蒼黃翻復蒼生涂炭蒼松翠柏蒼顏白發蒼蠅見血藏弓烹狗蒼狗白衣蒼狗白云蒼黃翻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