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次
詞語 | 陸次 |
---|---|
拼音 | lù cì |
字數(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駐扎于陸上。《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冬十二月,講《禮記》通,使太常以太牢祀 孔子 於辟雍,以 顏淵 配”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漢晉春秋》:“孫權(quán) 自十數(shù)年以來,大畋 江 北,繕治甲兵,精其守御,數(shù)出盜竊,敢遠其水,陸次平土,此中國所愿聞也。”解釋:
(一)、駐扎于陸上。
《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冬十二月,講《禮記》通,使太常以太牢祀 孔子 於辟雍,以 顏淵 配” 裴松之 注引 晉 習鑿齒 《漢晉春秋》:“ 孫權(quán) 自十數(shù)年以來,大畋 江 北,繕治甲兵,精其守御,數(shù)出盜竊,敢遠其水,陸次平土,此中國所愿聞也。”
釋義:
1.駐扎于陸上。
相關(guān)詞語:
斑駁陸離不次之遷不可造次班駁陸離鮑魚之次不次之位不敢造次超階越次貫魚之次光怪陸離光彩陸離幾次三番鱗次櫛比陸海潘江屢次三番兩次三番鱗次相比陸離斑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