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典
詞語 | 遺典 |
---|---|
拼音 | yí diǎ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二)、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
解釋:
(一)、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
《三國志·吳志·諸葛恪傳》:“感《四牡》之遺典,思飲至之舊章。” 唐 柳宗元 《時令論上》:“其餘郊廟百祀,亦古之遺典,不可以廢。” 宋 蘇軾 《問魯猶三望》:“且夫 魯 雖不郊,而猶有三望者存焉,此夫子之所以存 周 之遺典也。”
(二)、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
元 范梈 《四月十六日指東華門奉迎香輿》詩:“百王盛祀無遺典,萬乘深居有至情。”
釋義:
1.指前代遺留下來的典章制度。 2.謂遺闕或違背典章制度。
相關詞語:
暴露無遺補過拾遺補闕拾遺不遺余力不易之典不刊之典不遺寸長不遺巨細不遺馀力滄海遺珠出何典記策無遺算朝章國典楚弓遺影出何經典除疾遺類詞華典贍殆無孑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