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漠
詞語 | 落漠 |
---|---|
拼音 | luò mò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1).落拓,潦倒。《宋書·王景文傳》:“更思此家落漠,庶非通謗,且廣聽察,幸無復(fù)所聞。” 唐 李賀 《崇義里滯雨》詩:“落漠誰家子?來感 長安 秋。” 清 黃輔辰 《戴經(jīng)堂日鈔·咸豐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與其鬱鬱于窮愁落漠,何如轟轟烈烈揮灑一番!” 丁玲 《團聚》一:“在少年時便顯赫慣了,到這落漠的晚年,是很不快意的。”(2).冷淡;冷漠。 唐 陳鴻 《眭仁蒨傳》:“鬼神定有貪諂,往日欲郎君飲食,乃爾殷勤。此知無復(fù)利,相見殊落漠。” 宋 蘇軾 《率子廉傳》:“公察其異,載與俱歸。居月餘,落漠無所言,復(fù)送還山。”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一景:“ 愫方 :(落漠地)我上哪里去呢?”(3).疏略;簡略。《宋書·王微傳》:“力作此答,無復(fù)條貫,貴布所懷,落漠不舉。”(4).引申為失實。《宋書·王景文傳》:“ 殷恒 妻,匹婦耳,閨閤之內(nèi),傳聞事復(fù)作一兩倍落漠,兼謂卿是親故,希卿署,不必云選事獨關(guān)卿也。”(5).張設(shè);籠罩。 漢 杜篤 《首陽山賦》:“青羅落漠而上覆,穴溜滴瀝而下通。”解釋:
(一)、落拓,潦倒。
《宋書·王景文傳》:“更思此家落漠,庶非通謗,且廣聽察,幸無復(fù)所聞。” 唐 李賀 《崇義里滯雨》詩:“落漠誰家子?來感 長安 秋。” 清 黃輔辰 《戴經(jīng)堂日鈔·咸豐三年六月二十三日》:“與其鬱鬱于窮愁落漠,何如轟轟烈烈揮灑一番!” 丁玲 《團聚》一:“在少年時便顯赫慣了,到這落漠的晚年,是很不快意的。”
(二)、冷淡;冷漠。
唐 陳鴻 《眭仁蒨傳》:“鬼神定有貪諂,往日欲郎君飲食,乃爾殷勤。此知無復(fù)利,相見殊落漠。” 宋 蘇軾 《率子廉傳》:“公察其異,載與俱歸。居月餘,落漠無所言,復(fù)送還山。” 曹禺 《北京人》第三幕第一景:“ 愫方 :(落漠地)我上哪里去呢?”
(三)、疏略;簡略。
《宋書·王微傳》:“力作此答,無復(fù)條貫,貴布所懷,落漠不舉。”
(四)、引申為失實。
《宋書·王景文傳》:“ 殷恒 妻,匹婦耳,閨閤之內(nèi),傳聞事復(fù)作一兩倍落漠,兼謂卿是親故,希卿署,不必云選事獨關(guān)卿也。”
(五)、張設(shè);籠罩。
漢 杜篤 《首陽山賦》:“青羅落漠而上覆,穴溜滴瀝而下通。”
釋義:
落漠指心情孤獨寂寞失落。落拓,潦倒;冷淡,冷漠;引申為失實。
造句:
1、但看到李云驕傲了落漠的臉,她還是安慰道。
2、夏薇見莫一凡一副很落漠的樣子,一時也拿不準(zhǔn)備自己該不該相信他的話,突地靈機一動,說:“要不……莫先生你為我當(dāng)場演示一下好不好?”。
相關(guān)詞語:
安家落戶安心落意碧落黃泉避坑落井不落窠臼半上落下傍人籬落不落邊際不落俗套不上不落參差錯落沉魚落雁趁勢落篷此起彼落從寬發(fā)落錯落不齊錯落有致攙前落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