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摧
詞語 | 崩摧 |
---|---|
拼音 | bēng cuī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崩塌丘巒崩摧。——唐· 李白《夢(mèng)游天姥吟留別》解釋:
(一)、倒塌毀壞。
宋 莊季裕 《雞肋編》卷中:“岸高二丈許,上多積薪,人皆乘薪而立,忽風(fēng)駕洪濤出岸,激薪崩摧,死者數(shù)百人。”《元典章·工部二·公廨》:“本道所轄八路係官房舍甚多……皈付經(jīng)今有一十餘年,隨路官司不曾糾工修葺,即目多有崩摧之勢(shì)?!?清 劉大櫆 《祭尹少宰文》:“公之在世,人豈驚奇;及其既沒,泣涕追思。 泰山 喬岳,忽然崩摧?!?/p>
(二)、潰?。粶缤?。
《資治通鑒·唐高祖武德四年》:“今前茅相遇,彼遽崩摧;郊勞未通,能無懷愧。”《三國演義》第二回:“陛下今不自省,社稷立見崩摧矣!”
(三)、猶言五內(nèi)摧裂。形容哀痛之極。
三國 魏 曹植 《王仲宣誄》:“翩翩孤嗣,號(hào)慟崩摧?!?/p>
釋義:
崩摧,漢語詞匯。拼音:bēng cuī釋義:1、倒塌毀壞。2、潰敗;滅亡。3、猶言五內(nèi)摧裂。形容哀痛之極。
相關(guān)詞語:
百折不摧從惡是崩摧鋒陷陣摧剛為柔摧堅(jiān)陷陣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蘭折玉摧眉折腰摧身碎首摧陷廓清摧心剖肝摧折豪強(qiáng)觸目崩心從惡如崩從惡若崩摧鋒陷堅(jiān)摧堅(jiān)獲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