溢惡
詞語 | 溢惡 |
---|---|
拼音 | yì è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過分指責(zé)。解釋:
(一)、過分指責(zé)。
《莊子·人間世》:“夫兩喜必多溢美之言,兩怒必多溢惡之言。”《朱子語類》卷五七:“稱人之善,不可有心於溢美,稱人之惡,不可溢惡,皆不為已甚之事也。” 清 馮班 《鈍吟雜錄·讀古淺說》:“ 歐陽公 作《馮道傳》,平敍而人品自具,不激不矯,無溢美亦無溢惡,古人不過也。” 魯迅 《中國(guó)小說史略》第二八篇:“惜描寫失之張皇,時(shí)或傷于溢惡,言違真實(shí),則感人之力頓微,終不過連篇‘話柄’,僅足供閑散者談笑之資而已。”
釋義:
1.過分指責(zé)。
相關(guān)詞語:
惡作劇愛生惡死褒善貶惡不惡而嚴(yán)不念舊惡敝綈惡粟敝綈惡粟懲惡勸善丑類惡物除惡務(wù)盡除邪懲惡從惡是崩才華橫溢長(zhǎng)惡不悛長(zhǎng)惡靡悛除惡務(wù)本從惡如崩從惡若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