昃朓
詞語 | 昃朓 |
---|---|
拼音 | zè tiǎo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斜缺。朓,夏歷下旬缺月現(xiàn)于西方。喻缺點、失誤。解釋:
(一)、斜缺。朓,夏歷下旬缺月現(xiàn)于西方。喻缺點、失誤。
《藝文類聚》卷五引 南朝 梁 王僧孺 《謝賜歷表》:“竊以龍馭不爽,靡見侵薄;鳳職是司,曾無昃朓。”《舊唐書·后妃傳下·肅宗章敬皇后吳氏》:“太陰無昃朓之徵,丙殿有祝延之慶。”
釋義:
1.斜缺。朓,夏歷下旬缺月現(xiàn)于西方。喻缺點﹑失誤。
相關(guān)詞語:
日中則昃日昃不食日昃旰食日昃忘食日中必昃日中將昃昃食宵衣日中則昃,月滿則虧日昃之勞日中則昃,月盈則食日昃之離日昃昏昃盈昃中昃景昃昃朓晝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