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
詞語 | 地方志 |
---|---|
拼音 | dì fāng zhì |
字數(shù) | 3字詞語 |
形式 | abc式詞語 |
意思:
簡稱方志。記載 一個地方(省、府、州、縣)的地理、沿革、風俗、教育、物產(chǎn)、人物等情況的書。解釋:
(一)、即方志。記載某一地方的地理、歷史、風俗、教育、物產(chǎn)、人物等情況的書,如縣志、府志等。
釋義:
地方志,是志書及與其有關(guān)的方志機構(gòu)、方志編纂、方志工作、方志事業(yè)、方志文化等事項或活動的總稱。簡稱“方志”。志書,即按一定體例,全面記載某一時期某一地域的自然、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方面情況或特定事項的書籍文獻。狹義上的地方志僅指志書,社會主義新編地方志包括方志和年鑒。有獨特的寫作體例和格式,有嚴格的選材要求,有各種研究參考價值。
造句:
1、 地方志中有關(guān)于這次旱災(zāi)的記載。
2、 今天按照明清兩代地方志復(fù)原的建筑群,不僅與章炳燾所留的清末舊衙署基本沒有什么關(guān)系,與歷史記載中的明內(nèi)鄉(xiāng)縣衙也相去甚遠。
相關(guān)詞語:
刮地皮卷地皮哀感天地哀天叫地安身之地安心定志傲睨得志阿鼻地獄阿毗地獄哀鴻遍地八方呼應(yīng)拔地搖山拔地倚天比物此志必爭之地遍地開花別有天地冰天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