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楨
詞語 | 干楨 |
---|---|
拼音 | gàn zhēn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筑墻所用的主柱,豎在兩旁的叫“干”,豎在兩端的叫“楨”。引申為支柱,支撐。(二)、乾楨:朝廷的支柱。楨,古代筑墻時所立的柱子。
解釋:
(一)、筑墻所用的主柱,豎在兩旁的叫“干”,豎在兩端的叫“楨”。引申為支柱,支撐。
漢 揚(yáng)雄 《法言·五百》:“經(jīng)營然后知干楨之克立也。” 汪榮寶 義疏:“干,《説文》作榦。 李 云:‘榦楨,筑墻版之屬也。’按:《書·費(fèi)誓》云:‘峙乃楨干。’《史記·魯世家》《集解》引 馬 注云:‘楨干者,皆筑具;楨在前,干在兩傍。’”《隸釋·漢山陽太守祝睦碑》:“當(dāng)享繁祿,為帝干楨。”
(二)、乾楨:朝廷的支柱。楨,古代筑墻時所立的柱子。
漢 班固 《十八侯銘·曹參》:“蹇蹇相國,允忠克誠……身履國土,秉御乾楨。”
釋義:
1.朝廷的支柱。楨,古代筑墻時所立的柱子。
相關(guān)詞語:
蔽日干云不干不凈唇干口燥材優(yōu)干濟(jì)蟬喘雷干大動干戈倒載干戈倒置干戈倒持干戈倒戢干戈燈盡油干顛倒干坤非意相干干柴烈火干城之將干將莫邪干凈利落干名采譽(y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