橐饘
詞語 | 橐饘 |
---|---|
拼音 | tuó zhā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槖饘”。指衣食。《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 ﹞執 衛侯,歸之于京師,寘諸深室。寧子 職納橐饘焉。”杜預 注:“寧俞 以君在幽隘,故親以衣食為己職。橐,衣囊;饘,糜也。”《明史·張居正傳》:“給事中 徐貞明 等羣擁入獄,視具槖饘,亦逮謫外。”清 顧炎武《松江別張處士愨王處士煒暨諸友人》詩:“橐饘誰問遺,衣食但支吾。”解釋:
(一)、亦作“槖饘”。指衣食。
《左傳·僖公二十八年》:“﹝ 晉 ﹞執 衛侯 ,歸之于京師,寘諸深室。 寧子 職納橐饘焉。” 杜預 注:“ 寧俞 以君在幽隘,故親以衣食為己職。橐,衣囊;饘,糜也。”《明史·張居正傳》:“給事中 徐貞明 等羣擁入獄,視具槖饘,亦逮謫外。” 清 顧炎武 《松江別張處士愨王處士煒暨諸友人》詩:“橐饘誰問遺,衣食但支吾。”
釋義:
1.亦作"槖饘"。 2.指衣食。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