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讬
詞語 | 自讬 |
---|---|
拼音 | zì tuō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自托”。自己有所依托。解釋:
(一)、亦作“ 自托 ”。自己有所依托。
《戰國策·趙策四》:“一旦山陵崩, 長安君 何以自託於 趙 ?”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託。” 晉 束晳 《玄居釋》:“昔 周 漢 中衰,時難自託,福兆既開,患端亦作。”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茍其才行足以自托于鄉里者,未有肯去親戚而從召募者也。”
釋義:
zì tuō ㄗㄧˋ ㄊㄨㄛ自讬亦作“ 自托 ”。 自己有所依托。《戰國策·趙策四》:“一旦山陵崩, 長安君 何以自托於 趙 ?” 漢 東方朔 《七諫·謬諫》:“經濁世而不得志兮,愿側身巖穴而自托。” 晉 束晳 《玄居釋》:“昔 周 漢 中衰,時難自托,福兆既開,患端亦作。” 宋 王安石 《上皇帝萬言書》:“茍其才行足以自托于鄉里者,未有肯去親戚而從召募者也。”
相關詞語:
安閑自得安閑自在按行自抑昂然自得傲睨自若昂昂自若昂然自若遨翔自得跋扈自恣悲不自勝閉關自守敝帚自珍不打自招不攻自破不能自拔不能自已不由自主不自量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