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桐
詞語 | 枯桐 |
---|---|
拼音 | kū tóng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后漢書·蔡邕傳》:“吳人有燒桐以爨者,邕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為琴的別稱。(二)、《晉書·張華傳》:“吳郡臨平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帝以問華,華曰:‘可取蜀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后因以“枯桐”代指擊鐘的直長形木魚。
解釋:
(一)、《后漢書·蔡邕傳》:“ 吳 人有燒桐以爨者, 邕 聞火烈之聲,知其良木,因請而裁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猶焦,故時人名曰‘焦尾琴’焉。”后遂以“枯桐”為琴的別稱。
唐 柳宗元 《初秋夜坐贈吳武陵》詩:“若人抱奇音,朱絃縆枯桐。” 明 魏大中 《次桐陰閣韻》之一:“無絃本是一枯桐,過耳皆如雨后風。”《紅樓夢》第八九回:“ 黛玉 笑道:‘這張琴……雖不是焦尾枯桐,這鶴仙鳳尾,還配得齊整;龍池雁足,高下還相宜。’”參見“ 焦尾琴 ”。
(二)、《晉書·張華傳》:“ 吳郡 臨平 岸崩,出一石鼓,槌之無聲。帝以問 華 , 華 曰:‘可取 蜀 中桐材,刻為魚形,扣之則鳴矣。’於是如其言,果聲聞數里。”后因以“枯桐”代指擊鐘的直長形木魚。
宋 蘇軾 《奉敕祭西太乙和韓川韻》之三:“夢蝶猶飛旅枕,粥魚已響枯桐。” 宋 朱松 《秋懷》詩之六:“故山新稻香,粥魚響枯桐。”
釋義:
枯桐,拼音kū tóng,出自《后漢書·蔡邕傳》。
相關詞語:
熬枯受淡摧枯拉朽摧枯折腐摧枯拉腐摧枯振朽摧朽拉枯得失榮枯焚枯食淡功成骨枯海枯見底海枯石爛涸轍枯魚集苑集枯菊老荷枯枯苗望雨枯木逢春枯木死灰枯木朽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