漱澣
詞語 | 漱澣 |
---|---|
拼音 | shù huàn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亦作“漱浣”。亦作“潄澣”。亦作“潄浣”。洗滌;滌除。《禮記·內則》:“將御者,齊潄澣。”《禮記·內則》:“子生三月之末,潄澣、夙齊,見於內寢。”《公羊傳·莊公三十一年》:“何以書?譏。何譏爾?臨民之所潄浣也。”何休 注:“無垢加功曰潄,去垢曰浣。”徐彥 疏:“解云謂但用手矣,既無垢而加功者,蓋亦少有,但無多垢,故謂之無,非全無也。又取其斗潄耳。若以里語曰‘斗潄’也,注‘去垢曰浣’者,蓋用足物,是以舊説云‘用足曰浣’是也。”章炳麟《丹橘》詩之五:“天道無遠,讒天既喪,何以漱浣,其痍其壯。”解釋:
(一)、亦作“ 漱浣 ”。亦作“潄澣”。亦作“潄浣”。洗滌;滌除。
《禮記·內則》:“將御者,齊潄澣。”《禮記·內則》:“子生三月之末,潄澣、夙齊,見於內寢。”《公羊傳·莊公三十一年》:“何以書?譏。何譏爾?臨民之所潄浣也。” 何休 注:“無垢加功曰潄,去垢曰浣。” 徐彥 疏:“解云謂但用手矣,既無垢而加功者,蓋亦少有,但無多垢,故謂之無,非全無也。又取其斗潄耳。若以里語曰‘斗潄’也,注‘去垢曰浣’者,蓋用足物,是以舊説云‘用足曰浣’是也。” 章炳麟 《丹橘》詩之五:“天道無遠,讒天既喪,何以漱浣,其痍其壯。”
釋義:
1.亦作"潄澣"。亦作"漱浣"。亦作"潄浣"。 2.洗滌;滌除。
相關詞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