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鏡
詞語 | 寶鏡 |
---|---|
拼音 | bǎo jìng |
字?jǐn)?shù)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一)、鏡子的美稱。(二)、喻日或月。
解釋:
(一)、鏡子的美稱。
南朝 陳 徐陵 《為羊兗州家人答餉鏡》詩:“信來贈寶鏡,亭亭似團(tuán)月。” 唐 劉長卿 《春鏡》詩:“寶鏡凌曙開,含虛浄如水。”《兒女英雄傳》緣起首回:“早有一簇人抬過一座金鑲玉琢鳳舞龍盤的光明寶鏡來。” 碧野 《青山常在水長流》:“ 新安江 水庫真象一面寶鏡,七十多座島嶼象鑲嵌的顆顆綠寶石。”
(二)、喻日或月。
唐 崔護(hù) 《日五色賦》:“暈藻繪於金輪,聚云霞於寶鏡。” 宋 李樸 《中秋》詩:“皓魄當(dāng)空寶鏡升,云間仙籟寂無聲。”
釋義:
1.鏡子的美稱。 2.喻日或月。
造句:
1、水面平靜的時候,小池塘就像一面寶鏡,映出藍(lán)天白云的秀姿;微風(fēng)吹來,水面泛起層層漣漪,像是魚神娘娘在抖動她的錦衣。
2、像寶鏡一樣的湖水映出了藍(lán)天白云的倒影;映出了小草那綠油油的身影;映出了牛羊喝水的身影。
相關(guān)詞語:
愛如珍寶寶刀不老寶馬香車寶山空回寶珠市餅百寶萬貨寶刀未老抱寶懷珍不貪為寶傳經(jīng)送寶東南之寶分釵破鏡奉為至寶分鞋破鏡高懸秦鏡高抬明鏡孤鸞照鏡懷寶迷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