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儈
詞語 | 市儈 |
---|---|
拼音 | shì kuài |
字數 | 2字詞語 |
形式 | ab式詞語 |
意思:
原指買賣的中間人。后指唯利是圖、庸俗可厭的人:市儈作風。儈(kuài)。解釋:
(一)、即牙儈。舊稱買賣的居間人。
《淮南子·氾論訓》“ 段干木 晉國 之大駔也” 漢 許慎 注:“駔,市儈也。言 魏國 之大儈也。”《新唐書·食貨志四》:“鬻兩池鹽者,坊市居邸主人、市儈皆論坐。” 清 梁紹壬 《兩般秋雨盦隨筆·別號小照》:“近俗市儈牙人,俱有別號,后生小子,并畫小照。”
(二)、泛指商人。
清 林則徐 《錢票無甚關礙宜重禁吃煙以杜弊源片》:“且市儈之牟利,無論銀貴錢貴,出入皆可取贏,并非必待銀價甚昂然后獲利。”《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回:“你想市儈要入官場,那里懂得許多。” 梁啟超 《意大利建國三杰傳》:“市儈營業,猶不能無資本。”
(三)、借指貪圖私利、投機取巧的人。
胡適 《市政制度序》:“后來有一班市儈政客假借什么團體名義出來反對,就連這‘勸捐’也不敢舉辦了。” 郭小川 《秋歌》:“滾它的吧,市儈哲學,庸夫習氣,懦夫行徑。”
釋義:
市儈,舊指買賣的中間人,現泛指唯利是圖的人。見《新唐書·食貨志四》:“鬻兩池鹽者,坊市居邸主人、市儈皆論坐。”
造句:
1、過分重視現實生活的人,大都是些市儈,而市儈的特征,就是對理想麻木不仁。
2、作者刻畫出了一個嗜錢如命、見利忘義的活靈活現的市儈形象。
相關詞語:
寶珠市餅杯弓市虎奔走如市閉關絕市臣門如市攙行奪市大行大市東市朝衣觀者如市過市招搖海市蜃樓花階柳市花街柳市監市履狶金臺市駿九衢三市利市三倍六街三市